4,762
个编辑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十二缘起,佛教术语,梵文dvādaśāvga pratītya-samutpāda,亦称“十二因缘”、“十二支”,是佛教解构误以为轮回当中有人我的一个理论,认为生命过程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,是佛陀建立的三大缘起之一,是初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,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46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…”) |
|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十二缘起,佛教术语,梵文dvādaśāvga pratītya-samutpāda,亦称“十二因缘”、“十二支”,是佛教解构误以为轮回当中有人我的一个理论,认为生命过程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,是佛陀建立的三大缘起之一,是初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,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46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renwenjp/43477048/.</ref>是缘起的方便说,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48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renwenjp/43477048/.</ref> | 十二缘起,佛教术语,梵文dvādaśāvga pratītya-samutpāda,亦称“十二因缘”、“十二支”,是佛教解构误以为轮回当中有人我的一个理论,认为生命过程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,是佛陀建立的三大缘起之一,是初时教法破增益的缘起,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46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renwenjp/43477048/.</ref>是缘起的方便说,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48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renwenjp/43477048/.</ref>是部分声闻和缘觉乘修行的法,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80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renwenjp/43477048/.</ref>具体内容就是无明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处、六处缘触、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、有缘生,生缘老死。<ref>于晓非.于晓非《楞伽经》导读[OL].上海:喜马拉雅FM,2021.07[2021.08.20]:030讲.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renwenjp/43477048/.</ref> | ||
在人类不同的文化传统中,人们对生命、对生死有着不一样的理解。印度古人就是普遍相信三世六道轮回的生命观,认为生命就是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,在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天道这六道中无有穷尽,不断轮回的过程。在这轮回的过程中,还有一个独立于生命现象的常一不变、独立存在的轮回精神主体的存在,即我,ātman的存在。 | 在人类不同的文化传统中,人们对生命、对生死有着不一样的理解。印度古人就是普遍相信三世六道轮回的生命观,认为生命就是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,在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天道这六道中无有穷尽,不断轮回的过程。在这轮回的过程中,还有一个独立于生命现象的常一不变、独立存在的轮回精神主体的存在,即我,ātman的存在。 |
个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