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楞伽经导读自测综合一”的版本间差异

楞伽经教材>Admin
第1行: 第1行:
=《楞伽经导读》自测综合一=
=《楞伽经导读》自测综合一=
=='''一、填空题'''==
=='''一、填空题'''==
== '''二、在线测试题''' ==
== '''二、在线测试题''' ==
=== '''选择题 1'''===
<hr class="">
'''单选题(O字选项)每题2分;多选(口字选项)每题2分'''
'''单选题(O字选项)每题2分;多选(口字选项)每题2分'''


'''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,正确为绿色,错误为红色,底部显示得分/总分'''
'''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,正确为绿色,错误为红色,底部显示得分/总分'''
'''点击随


<quiz display=simple >
<quiz display=simple >
第98行: 第102行:
|type="[]" coef="2"}
|type="[]" coef="2"}
+A、阿赖耶识种子的现行,不是现出了桌椅板凳、山河大地这些心外之物,而是显现了其实凡夫心外没有物,可无明凡夫非误以为凡夫心外有物的错觉。
+A、阿赖耶识种子的现行,不是现出了桌椅板凳、山河大地这些心外之物,而是显现了其实凡夫心外没有物,可无明凡夫非误以为凡夫心外有物的错觉。
+B、其实凡夫心外没有物,那个“毛”是根本、压根儿就没有的,可无明凡夫非误以为凡夫心外有物的这个错觉是有的。
+B、其实凡夫心外没有物,可无明凡夫非误以为凡夫心外有物的这个错觉是有的,而那个“毛”是根本、压根儿就没有的。
+C、凡夫境界的“境界自心现”,指的是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,存在的只是误以为有凡夫境界的错觉而已。
+C、凡夫境界的“境界自心现”,指的是凡夫境界根本不存在,存在的只是误以为有凡夫境界的错觉而已。
+D、如果讲凡夫境界的事物是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,这就是在宣讲相似佛法。
+D、如果讲凡夫境界的事物是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,这就是在宣讲相似佛法。
第114行: 第118行:
|type="[]" coef="2"}
|type="[]" coef="2"}
+A、“毛”比喻的是凡夫心的行处,凡夫心走到了错误的地方,这就是我们凡夫以为真实无比的山河大地、宇宙人生。
+A、“毛”比喻的是凡夫心的行处,凡夫心走到了错误的地方,这就是我们凡夫以为真实无比的山河大地、宇宙人生。
-B、“毛”的最初来源和内部结构是真实存在的,努力地找,一定可以找到。
-B、“毛”的最初来源和内部结构是真实存在的,努力的找,一定可以找到。
+C、“眼翳执毛”模型中的“似毛的影”和“毛”来比喻,明明只是心内的“影”,凡夫非执著为是心外的“毛”。
+C、“眼翳执毛”模型中的“似毛的影”和“毛”来比喻,明明只是心内的“影”,凡夫非执著为是心外的“毛”。
+D、通过“眼翳执毛”模型可知,翳病治好以后,看似像毛的影也就不存在了。
+D、通过“眼翳执毛”模型可知,翳病治好以后,看似像毛的影也就不存在了。
第144行: 第148行:


</quiz>
</quiz>
==='''判断题'''===
<hr class="">
'''判断题 每题1分;'''
'''提交后显示正确答案及部分解释,正确为绿色,错误为红色,底部显示得分/总分'''
<quiz display=simple >
{懂了“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识、二无我”这四个道理,就是懂唯识;不懂这四个道理,其他的枝枝节节的琐碎的内容,学的再多,也不能叫作懂唯识。
|type="()" coef="1"}
+正确
-错误
{对我们凡夫而言,增益的错误和损减的错误,是连带性错误。
|type="()" coef="1"}
+正确
-错误


<comments />
{二时教法和三时教法最根本的差异就在于佛陀说法的立足点不同。
|type="()" coef="1"}
+正确
-错误
 
{“识”其实只有一个,就是藏识,即阿赖耶识。另外的七个识只是藏识在某种情况下显现出来的功能而已。
|type="()" coef="1"}
+正确
-错误
 
{基于种子熏现模型,现行是现的行为,没有说现物,不是显现出一个东西,而仅仅显现的是行为。
|type="()" coef="1"}
+正确
-错误
 
</quiz>
[[Category:楞伽经辅导]]
[[Category:楞伽经辅导]]
[[Category:楞伽经自测]]
[[Category:楞伽经自测]]
[[Category:楞伽经自测中级]]
[[Category:楞伽经自测中级]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