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楞伽经导读自测中级001-007”的版本间差异

无编辑摘要
第353行: 第353行:
-错误
-错误


{在十二缘起当中的行缘识的“识”,跟《楞伽经》当中的藏识、转识的“识”是同一个法义。
{在十二缘起当中的“行缘识”的“识”,跟《楞伽经》当中的藏识、转识的“识”是同一个法义。
|type="()" coef="2"}
|type="()" coef="2"}
-正确
-正确
第383行: 第383行:
-错误
-错误


{佛陀三时教法的唯识是由“五法三自性、八识二无我”这四个道理组成。
{佛陀三时教法是由“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识、二无我”这四个道理组成。
|type="()" coef="2"}
|type="()" coef="2"}
+正确
+正确
第403行: 第403行:
-错误
-错误


{努力地学习“五法三自性,八识二无我”,就可以很好地了知“境界自心现”这个法义。
{努力地学习“五法、三自性,八识、二无我”,就可以很好地了知“境界自心现”这个法义。
|type="()" coef="2"}
|type="()" coef="2"}
+正确
+正确
第419行: 第419行:


{“增益”,梵文就是samāropa,“损减”,梵文是apavāda。
{“增益”,梵文就是samāropa,“损减”,梵文是apavāda。
|type="()" coef="2"}
+正确
-错误
{分别是凡夫特有的能所分离的认知模式。
|type="()" coef="2"}
+正确
-错误
{圣者境界是无分别的。
|type="()" coef="2"}
|type="()" coef="2"}
+正确
+正确
BK、BW、FW、JC、JM、L2、L4、LF、LK、MAIN、QA、V0、VF、ZY、行政员用户查核员评论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监督员管理员、writer
1,285

个编辑